綠能中心揭面紗 探索中東生活與能源
2013-05-11 15:13:27

教職員生參與踴躍 -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13日舉辦「中東能源與生活」論壇,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鄭慧慈與助理教授劉長政從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探討中東地區生活與能源消耗的緊密關係,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與多元文化包容。

 周麗芳主任主持「中東能源與生活」論壇 -

綠能中心主任周麗芳表示,我國民眾對中東地區的普遍印象即是能源大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以色列、卡達、阿曼、敘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各有其能源強項。據能源局統計,100年我國原油進口33.8%來自沙烏地阿拉伯、23.1%來自科威特、6%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3.8%來自伊朗、2.8%來自伊拉克、1.4%來自阿曼;我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部分,則有32.3%來自卡達。

周麗芳說明,在中東地區,能源開採與銷售已不單是經濟議題,更多涉及外交與國防戰略議題,尤其當全球化致使環保成為外部性課題後,不論能源富饒或貧瘠地區,每個國家都相互牽制與影響,在地球整體能源儲量固定的前提下,有必要了解中東國家的文化與生活,才能解析政策治理的背後意涵。

阿文系鄭慧慈教授主講 -

鄭慧慈駐沙烏地阿拉伯七年半、約旦八年,青春歲月在中東度過,熟悉中東國家特有的風俗習慣與文化生活。她秀出一張張中東各國的城市景觀,從富麗堂皇的杜拜、阿布達比,到以游牧維生的樸素沙漠風情,「這是又富有又貧窮的國家地區。」

鄭慧慈認為,中東國家生活與能源使用關係緊密,可蘭經紀載「你們吃、你們喝,但莫過度」,期望人在飲食上不要揮霍浪費。但實際上,中東國家的一餐相當可觀,垃圾處理場一整片都是吃不完的廚餘。因此中東國家將垃圾轉為電能發電,期望在2016-2017年開始將垃圾轉為一般家用電。絕大部分的人民都不騎腳踏車、不走路、很少搭公車。由於地廣人稀,不太可能撞到人,只需擔心撞到駱駝;車子加油時,服務人員也不在乎是否已加滿,因此加油站的地上到處可見油。

由於沙烏地阿拉伯地廣人稀,一般家庭住戶應有盡有,寬敞如小公園的庭院是「基本設備」,中上家庭地板都是大理石材質,「幾乎看見銀就是銀子、金色就是金子。」中東另一特色是無論白晝或黑夜、住家或一般大樓都燈火通明,鄭慧慈解釋,這讓人民都安全感,卻也耗費相當可觀的能源。

一般人以為中東地區乾燥,一定相當缺水,不過鄭慧慈指出,即便中東國家淡水不足,但石油帶來的富裕讓沙國有足夠資本負擔淡化海水的昂貴技術,水費非常廉價,阿國也能種植農作物,小麥甚至曾達到全世界出口量第二位。中東氣候相當炙熱,鄭慧慈舉例,在昂貴豪華的裡不能放任何東西,因為過高的氣溫會融化物品,一般在臺北潮濕的天氣很難曬乾衣服,但在中東,衣服幾乎放在家裡1小時便全乾。

鄭慧慈分享,寬鬆不顯露身材的衣著、遮住臉與脖子的頭巾與面紗是自古女子的基本服裝;男人則是長衫、外袍、頭巾或及固定頭巾的伊蓋兒所組成。無論男女服飾,都能抵抗炎熱的氣候、夜間寒冷與沙暴等的攻擊。然而,鄭慧慈指出,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服飾,在現今中東的「城市」卻發揮不了傳統功能,沙國70%都開冷氣,也因白天炎熱,人民喜好夜間活動。

中東國家的綠色能源方面,阿布達比的太陽一號是中東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廠;還有世界最大的沙質沙漠Rub’ al-Khaali,沙漠陽光可供兩個地球用電需求,是未來中東國家期望發展的綠能。

阿文系劉長政助理教授主講 -

劉長政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切入,從石油歷史發展開始述說中東能源故事。英國人William Knox D’Arcy1901年與波斯國王(今伊朗)簽約探勘石油,發現蘊藏量豐富的石油,成立石油公司到處探勘。美國於19世紀中期已開始大量生產石油,了解石油的價值,因此美國與英國爭相探勘石油蘊藏地。甚至以美國為首成立七姐妹石油公司,用較佳的探勘技術,強勢壟斷中東石油,劃分石油探勘與開採領域。

劉長政說,很多國家都過度膨脹石油蘊藏量,因為探勘與開採技術日新月異,蘊藏量數據隨時變動。2011年沙烏地阿拉伯是石油產量之最,但2012年委內瑞拉境內發現大規模石油蘊藏量後,已經超前沙國。

劉長政從中東分佈圖說明,中東各國油管設立都是政治考量,要承受發動戰爭時,管線被關掉而不能抽稅的風險。伊朗蘊藏量豐富,但卻因為產量大、速度快,相較於科威特、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布達比等國家,伊朗儲量年限較短。不過因為不斷地探勘,每年儲量、產量、產地等數據都在變動。另外,自然災害也是影響數據變動之一,地震時,油與天然氣便會變動位置。

劉長政解釋,產油國加入組織與否是政治經濟考量,一旦加入,就不能隨意訂價格;因此當非OPEC國家出面喊價時,國際價格便會大幅波動,使得進口能源國家預測石油價格與能源政策變動隨之波動。當有些國家希望油愈貴愈好、有些國家期望愈便宜愈好時,石油變成一個政治的工具與手段。劉長政認為,影響油價格的因素也包括心理因素,人會恐懼無油可用,讓有心的政治力介入抬高油價獲利;另一組織阿拉伯石油輸出組織(OAPEC)也是純粹政治性考量,為要制衡委內瑞拉與伊朗兩大產油大國。

阿文系同學王軍友提問 -

阿文系王軍友詢問環保意識高漲的情勢中,中東國家有無推動相關環保政策?鄭慧慈回應,中東國家當然研擬,但做和想之間有實際的差距,相關環保措施仍不普及。劉長政說明,中東國家的能源政策牽動國際政治、經濟與社會情勢,然則臺灣卻很少介紹,鼓勵學子培養專業能力,拓展臺灣能源國際視野。

劉長政認為,若臺灣能推行「清真認證」將有助合作,臺灣在泡麵市場上的競爭力不錯,若能通過清真認證,便能打入中東市場。鄭慧慈則認為心理層面相當重要,需要突破文化上的差異,因為中東國家的消費文化是一定從殺半價開始,使得很多商人不敢合作。劉長政也認為與中東朋友互動時,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周麗芳認為,政大人文社會素養高,又具阿文系、國務院、國關中心等研究中東地區的多元人才,可以整合豐沛資源,在大中華地區,建立中東研究與教學的重鎮。鄭慧慈回應,中東研究發展速度緩慢主要因為「人才不足」,以一般系所的發展觀點來推展阿拉伯語文系是行不通的,此外「師資」也是問題,因為臺灣環境薪水低、誘因少,到處都吃得到豬油,文化與認知上的差異過大,不利伊斯蘭教徒生活,建議設立特殊友善環境,讓專業人才願意來臺灣。

周麗芳強調,中東國家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臺灣需以國家戰略的觀點培養中東專業與語言人才,突破現有教育體制,才能營造涵養國際人才的友善環境,讓人才走進來,讓臺灣走出去。周麗芳也預告將持續舉辦中東能源與生活系列論壇,讓更多師生參與發想。

主持人與主講人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