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土地把脈 綠能中心聚焦臺灣原民部落
2013-04-02 13:57:51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臺灣原住民部落多處自然資源富饒之地,然而永續發展與生態保育為長期遭遇的難題。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28日舉辦「台灣原住民部落地圖與有機農業發展」論壇,由部落地圖、科學空間、有機農業三面向,探討土地倫理、土地利用與土地健康,分享知識創新與社會實踐的研究成果,為未來臺灣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治理把脈並開立處方。

綠能中心主任周麗芳表示,環境土地的民族研究不易,原住民部落即社會實證教室,要建立數據資料,有賴長時間與人力投入,且需與族人不斷討論與溝通,才能累積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她推崇地政系教授顏愛靜經年累月帶領團隊穿梭泰雅族部落,以踏實足跡及先進科技建立臺灣原住民部落地圖,更以焦點團體擴散方法推廣有機農業。

 

官大偉助理教授認為,一個農夫的土壤流失,是另一個農夫土壤肥沃的開始 -

 

民族系助理教授官大偉引用政治生態學的概念:「一個農夫的土壤流失,是另一個農夫土壤肥沃的開始。」無論環境的改變、福禍的定義,都可能因為角色、定位而有不同解讀。

官大偉舉例,2004年起,颱風帶來大量泥沙沖刷到石門水庫的庫區,政府部門為改善集水區上游土地使用超限狀況,推出「參與管理」,僱用各部落原住民於保留地上巡守,互相監管、舉報,以降低土地超限使用,但這樣的機制並未真正的解決問題,更把衝突留給部落。

他觀察,原住民對於土地並不是大規模的管制,而是「動態」、「細微」的處理,不認為土地有什麼不可運用,端看你想怎麼用,又如何運用。原住民會因地制宜運用每一吋土地,打造出原住民族多樣化的農業耕作環境。

他認為,真正的參與,應該是藉由原住民對於土地和環境的知識,從原住民的角度去了解災害,再試圖與官方政策就環境管理理念對話。

官大偉透過原民的繪畫,找出部落裡危險區域,並傳授GIS記錄方式,讓原民可以反過來向政府反應,也指導部落製作3-D地圖模型,讓部落耆老可以清楚辨識出熟悉的地形,迅速找出問題位置,對症下藥。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發現原住民族語的地名,蘊含著原住民的智慧與經驗。像泰雅族的傻瓜溪Gong nucia-只有傻瓜才會在附近栽種、Mshauwy-慷慨的土地適合耕作以及Mmbka-壞脾氣的土地不適合耕作等。

 

林士淵助理教授表示,資訊系統數位化有助於驗證原住民的生活經驗 -

 

地政系助理教授林士淵指出,促進原住民環境知識能與國家政策對話,要使用國家政策能採納的科學語言,利用科學技術監測不同時期同一地區環境的變化,並以關鍵圖像資訊,作為管理地域的方法。他表示,資訊系統數位化有助驗證原住民生活經驗,使得原住民的知識具體化、數位化,原住民與政府更得以透過圖像、軟體分析,管理原住民土地。

林士淵以空間科學中5M(Measurement, Mapping, Monitoring, Modelling, Management),分析地理環境,同時展示多元地形資料的對照圖,透過雷達、ASTER衛星影像空拍,三維立體空間圖像,精準測量地勢上升與下降的趨勢,讓原民清楚了解、管理當地環境,進而模擬出各種狀況。

 

顏愛靜特聘教授強調,健康的使用土地,土地也會同樣的回報你 -

 

顏愛靜從生態保育的觀點,提出美國生態保育之父Aldo Leopold的土地倫理概念。認為人是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應該與其他物種一樣,善盡維繫生物多樣性的責任。

「健康的使用土地,土地也會同樣的回報你。」顏愛靜說,有機農業可讓人類善盡保護環境的責任,也能發展出永續的環境,以梅花部落來說,就使用落葉為自然堆肥,栽種有機農業。

顏愛靜提到,慣行農業栽種方便快速,卻也帶給土地很大的負擔,然而原住民欲轉型有機農業,也是困難重重。有機農業需要認證以及課堂指導,對於生活已不富裕的原民農民,資金籌措也是一大難題。

顏愛靜表示,如果政府希望原住民將土地維持良好的狀態,讓原民永續發展,不可怠忽政府的公權力。無論推行有機農業、傳遞知識到協助認證、收成行銷,都有賴政府輔導。

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陳永生自2009年起帶領政大學生前進高雄那瑪夏部落,教導當地孩童英文,培養原住民的英文能力。她注意當地有許多原來小林村的居民,在小林村滅村後,因為不知何去何從,還在各部落間遊蕩,期盼運用林士淵空間科學方法,為他們找尋到下一個定居點。

國關中心副研究員趙甦成也發現,許多原民朋友都努力朝向有機農業發展,但需要外界更多力量幫助。她建議廣納第三部門團體的力量與專業,為原住民帶來助力,更提議政大假日開放校園,成為原住民推行有機農業的行銷平臺。

周麗芳預告,後續將集結更多師生的力量,共同關心並建立原住民有機農業的產銷平臺,協助推廣部落地圖的資訊技術,由點到線到面,全方位維護土地正義與生態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