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德國經驗 綠能中心邀德專家分享
2014-04-08 17:13:46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財政系特聘教授周麗芳8日邀請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DAAD主任徐言(Stefanie Eschenlohr)分享德國綠能成功經驗及綠色生活方式,期望了解德國推動永續發展的過程和人文創新精神。

周麗芳表示,德國帶給人們的印象總是科技領先、研發掛帥,但仔細觀察德國社會,價值共創及公民參與,才是永續環境與綠色經濟成長的關鍵動能。她分析,德國積極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能源尖端科技,並累積人本生活的真實體驗,回饋到科技研發,形成完善的知識加值鏈,以人文思維引領科技進步。

徐言表示,德國工業發達,但仍然維持國土有一半以上是森林,只是並非一開始就如此。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嘗到經濟起飛的甜美果實,卻也付出代價,60-70年代盧爾區(Ruhr)受到重工業汙染後,政治家和人民發現不能再這樣下去,決心付出努力讓盧爾區重新看到藍天。

徐言說,70年代的石油危機,讓世界意識到人們掌握的能源有限,不論環境和人民,都有禁不起的脆弱。由於德國的能源資源主要仰賴於國外,為了循序漸進推動開創新能源的綠能政策,德國推行星期天公路無車,希望人民減少依賴石油。

1968年學生運動時,學生發起反極權、反專制,希望為生活找到新出口,追求民主的社會。這樣求新求變的風氣不僅帶動了綠色運動的進展,德國人民也漸漸關心起生活周遭的環境事物,並決心追求更好的生活。

1980年德國綠黨成立,開始反抗保守政治家。1986年俄羅斯車諾比核災,歐洲各國感受核能的危險性,德國也更努力積極推動醞釀興建風力和太陽發電硬體設備等政策,同時抗議興建核電廠,並加緊訂定能源政策。

目前德國綠色能源從1990年5%提升到2011年20%,計畫2022年關閉所有核電廠,2025年提供40%~45%再生能源,到2050年可以提供80%電力供應及全部能源60%。徐言觀察,德國人特別關心環保議題,舉辦很多遊行,反應激烈,不過臺灣人因為文化國情不同,反應比較溫和。

徐言說,現今德國最煩惱結合能源與經濟效益,由於再生能源價格較高,德國電價十年內已經增加近一倍,但他也提到這其實是政府策略,目的提升人民對能源的敏感度,不輕易浪費可貴的資源,並發展低耗能源設備。

回顧德國綠能政策發展,徐言認為不是一蹴可幾,最重要是政府政策和執行,德國政府不斷向業者提出更高的指標要求,但也盡力補助。他強調,單靠少數人們努力效果不顯著,必須和國家一起改變,才帶來整體社會的好處。

周麗芳回應,能源議題不單是科技問題,政策與法治更是關鍵,如何結合科技與人文,落實到日常生活與產業發展,考驗執行效能,尤其跨文化比較相當重要,掌握不同國家推動綠能政策的背景及挑戰,可以成為我國發展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