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傘發亮 綠能中心創意與再生體驗
2013-10-31 16:48:26

傘傘發亮 綠能中心創意與再生體驗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一把滿載歲月痕跡的雨傘還能有其他用途嗎?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31日舉辦「傘傘發亮:創意與再生體驗工作坊」,邀請政大實小退休教師魏玉枝現身示範,帶領教職員及同學們DIY,實踐回收再利用的綠色理念,發揮創意、化腐朽為神奇,讓舊傘搖身一變成為閃亮亮的傘布包。

財政系教授兼綠能中心主任周麗芳表示,體驗工作坊旨在落實「減量、重複利用、循環再造」(Reduce,Reuse,Recycle)的精神。她引環保署數據,臺灣已有亮眼國際的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成果,可利用資源達65%的回收量,國內一年回收廢玻璃容器的減碳量,可媲美100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

周麗芳強調,資源回收不僅有利維護自然環境,也造就龐大的綠色經濟成長。以2012年而言,廢塑膠再利用的產值就可創造約50億元的商機。希望透過「舊愛變新歡」體驗,傳承惜物、環保與公益的精神,促進資源循環、低碳永續。

「很羨慕能用自己的手縫製包包的人,」魏玉枝去年以傘布做出第一個傘布包,隨後開始想盡辦法找到壞掉或被丟棄的雨傘,此舉雖被自己兒子笑稱拾荒老人,但當自己手作出一個個成品時,卻讓魏玉枝沉浸在創作傘布的世界中。

魏玉枝說,無論傘的頂針、環帶、傘頂的布料等,只要有心,都能成為傘布包巧思的一部分。只是看來型式簡單,包括傘布色澤搭配、開口魔鬼氈的縫製方法等,都經過不斷研發改良等,「所有的創作都是為了要解決問題而產生的。」

「一年都不知道丟掉多少把傘,」外文中心助理教授蘇靖棻覺得,能回收再利用傘布很棒,未來會繼續留意這類唾手可得又具可塑性的資源。總務處出納組兼任助理鄭雅玲從未想過利用傘布做包包,透過這次活動,想到家裡還有許多可用的素材,可以持續嘗試。

哲學四吳玉華看了魏玉枝正在電算中心藝廊的展覽,促使他參與此次活動,透過工作坊學到再利用的方法,老師不吝分享製作的技巧,也讓她很感動。

新聞一劉翊怜平日喜歡手作小東西送朋友,覺得傘布包無論素材或方法都彼拼布包簡單。中國廣州中山大學的法律系交換生陳含笑很認同資源再利用的價值理念,樂意加入推廣綠色行動的行列。

阿語二莊智勛從高中後就沒有再接觸縫紉,從中體驗到動手創作的樂趣。新聞二陳蘊凌認為,此次創意再生工作坊未來可持續發展,不只做包包,更讓人感受到豐富的創意靈感。

電算中心藝廊「傘布包迴旋曲-車縫系列個展」至11月7日止,現場陳列近30件魏玉枝的傘布包作品,周麗芳、魏玉枝、蘇靖棻預告,將共同集結政大雨傘包文創歷程與心情故事,出版中英文書冊,共同推廣傘傘發亮的綠色回收薪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