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芳召集財政團隊 研提財政創新建言書
2013-09-18 14:28:15

周麗芳召集財政團隊 研提財政創新建言書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臺灣舉債上限瀕臨破表,如何建立健全財政體制與思維?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財稅政策與制度研究中心、財政系18日舉辦「國家財政的創新思維」論壇,期望提出財政永續之道。

綠能中心主任周麗芳指出,2012年臺灣賦稅負擔率為12.8%,相較英國28.8%、美國19.4%、德國22.8%來得低,即使是亞洲國家,如日本16.3%、南韓19.8%也高於臺灣。然而她直言,民眾對政府支出的期待相當多,社會安全、福利服務、教育文化等面向更是如此,在「福利大國」與「租稅小國」的矛盾情結中,勢必面臨一番調整與抉擇。

周麗芳表示,健全的財政是穩定國家經濟、社會與政治的核心根本,但臺灣當前財政缺口每年平均達2600億元,2014年底政府債務餘額占GDP比率將達到38.6%,舉債上限瀕臨破表。面對財政赤字情勢,財政部提出活化土地、全民釋股、控制債務、撙節支出與加稅等財政健全方案,不過她認為,學界還當集思廣益,提出財政創新思維,導引財政健全的方向。

財政系講座教授與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楊建成比較國際債務情形,認為臺灣債務不算嚴重,但「近幾年來,臺灣公債佔GDP比率成長快速,令人擔憂」。只是面臨財政危機的不是只有臺灣,「財政赤字似乎是全世界民主國家共同的問題」,美國、南韓政府也忙著解決相同的問題。

楊建成提出,「誰繳納臺灣的所得稅」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從歷年綜合所得稅所的申報和現實情況的差距,以及土地房屋稅制的汙點等問題,呼籲臺灣的稅制設計要謹慎,制度如何達成公平正義和兼顧民眾感受值得省思。

財政系主任黃智聰檢視目前財政部提出方案,包含「活化資產」和「公營事業民營化」,認為「課稅是政治問題」,「做法比政策更重要,需要非常謹慎小心規劃」。

他提醒,若以永續經營為目標,擴大稅金是比較長遠的方法。「課稅應盡量去課徵穩定的收入,而非有風險性的收入」,不過徵稅的公平性相當重要,尤其是「正所得,零課稅」的經濟範疇可列入政府財政考量。

黃智聰舉例,目前在「淘寶網」上交易並不用支付任何稅賦,但其實超過三千塊以上交易金額就符合課徵營業稅的規定。另一方面,對應美國商會白皮書,認為「地下經濟」相當活絡,收益非常可觀,臺灣應可納入課稅範疇的考量。

至於活化資產、公營事業民營化或其他作法,黃智聰認為治標不治本。他以澳門為例,一個副教授月薪七萬澳幣,折合新臺幣近28萬元。反觀臺灣的經濟環境很難留住或吸引好人才,說明人才流失就代表經濟優勢流失,緊接著稅收緊縮,赤字逐年升高,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再多的活化與釋股仍非永續之道。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會計研究所教授黃耀輝呼應楊建成,因為臺灣財政的債務累積速度過快,1988年債務占GDP比仍低於3%,目前政府債務餘額占GDP比率將達到38.6%,顯示過去20年臺灣的債務狀況急遽惡化。他提出,臺灣的財政已是積重難返,無法透過自動調整機制回復均衡的狀態。

黃耀輝憂慮,全球金融海嘯等經濟不穩定風險擴大,加上臺灣特有的政治生態、社會民眾輿論、地方政府壓力等,讓政府不得不採取擴張財政增加支出,但又不敢加稅,財政紀律幾乎滅沒。因應各級政府財政不佳,102年修正後的公債法放寬限制債限架構,提高2個百分點,但財政紀律很難再回復嚴謹。

黃耀輝建議逐步取消不當油水電補貼、提高消費稅-擴大民生必需品範圍,提高高價品稅率、開徵能源稅或綠色稅制、社會福利制度-社會保險去救助化,社會救助排富、調高公立大學學費、公共建設-提高地方自籌款比例、活化公產、產業別出稅減免儘速落日。

「整體財政問題的源頭在於支出。支與出,一個是主一個是從,若沒有清楚的優先順序和平衡點,後續再多的處理都是無效。」財稅政策與制度研究中心主任黃明聖提出五項改善財政問題的建議與措施,希望有助財政制度創新。

「收入跟支出要一起處理」,黃明聖說,綜觀國際,大部份國家的財政部和主計單位合而為一,建議政府跟進。他也發現臺灣的財政政策研究實力較弱,對於未來財政措施的制定和執行將會是很大的阻力。

另外,他建議臺灣學習日本徵收土地經驗,以市價加上兩成為徵收價格,以免因低估支出成本而造成總體建設成本的增加。同時提出臺灣汙水下水道處理費的潛在問題,呼籲加強使用者付費。他也提倡政府增加營業稅收,因為臺灣目前稅率相較其他國家,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周麗芳希望集結更多學界能量,研究並提出財政創新建言書,連結理論專業與在地實踐,具體導引國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