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中心攜手天津大學 論證綠色創新戰略
2013-09-04 09:59:34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全球氣候變遷改變以往的生活和環境,各項綠色制度應運而生。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與天津大學管理經濟學部2日共同舉辦「第二屆低碳發展與綠色成長兩岸研討會」,由理論與實務分別進行綠能經濟與低碳成長的思辨論證。發表以實證數據為基礎的研究報告,從人文關懷出發,連結在地創新,希望共創低耗能、高效率的美好未來。

綠能中心周麗芳主任表示,本研討會去年在天津大學召開後,雙邊持續合作,今年移師政大舉辦第二屆,討論如何促進再生能源使用效能、減低排碳量、制定配套措施。研討會聚焦電價制度、減碳對企業投資與社會福利的影響、城市集中度、城市緊湊度、林木碳吸存、減碳投資環境、碳空間分配、綠色監測指標與碳稅對家戶所得的衝擊等多元面向,兼顧巨觀與微觀,呈現完整的綠色掃描研究成果。

研討會中,周麗芳發表專題演講,借鏡歐盟FIT饋網電價制度(Feed-in Tariff),透視饋網電價制度的設計重點,並分析背後思維,包括:合理技術效率、彈性調整機制、適足財務規劃和公平成本分擔等。他還結合臺灣在地推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經驗,強調未來在經濟、政治、社會和環境四大面向的可能挑戰,期待產官學界攜手,導引再生能源發展與饋網電價制度朝經濟效率與社會正義的均衡邁進。

「是否想過政大的後山不僅只是校園的一環或附近居民的休閒場所呢?」政大地政系副教授詹進發和助理教授林士淵運用遙測技術,輔以衛星影像支援,透過「植被淨初級生產力」的研究方法證實,空間的生物力有助於大氣中碳量的減少,政大校園綠意盎然的研究區植被碳吸存量每年近約450噸,對減少周邊區域的碳量有很大的貢獻。

 

 

天津大學教授趙濤也觀察天津排碳量,發現城市開發帶動經濟水準的提升對碳排放量有密切的影響;而技術水準的提升則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天津市而言,若未來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相當的難度和挑戰性。

 

 

 

「減碳投資率越高與減碳技術的提升都有利於減少排碳量和促進整體社會福利」,天津大學副教授杜慧濱針對中國大陸目前實施的碳稅,談及碳管制機制與碳市場規劃的設計,利用建構模型模擬各種情境,發現碳稅的實施,能提升企業投資減碳排放行動的意願。

天津大學副教授解百臣提到,每年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的核心議題都是碳排放量的管制,而電力行業則是碳排放量的最多的產業。他分析OECD國家和金磚四國的碳排放數據,並試著計算產業、國民生產毛額、城市集中度等因素對於排碳量的影響。研究中也發現能源的價格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是互相牽動的,能源價格的提高會促進能源使用的效率。

政大會計系副教授林良楓分析歐洲、美國與亞洲三大區域內減碳投資與環境政策的差異,建議國內可要求企業提供透明的綠色相關資訊,促使企業重視環境管理。研究發現,大部分企業的減碳投資和股票報酬呈現負相關,顯示企業在環境上的努力相對處於不利,呼籲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提供更多誘因,幫助企業創造環境及經濟雙贏。

 

 

強調資源生產力和環境效率的「綠色成長」,臺北大學環境資源研究所長李堅明表示,現今社會強調碳減量,國際間為了因應環境變遷題出許多策略,但背後的責任和成本往往造成國際性協議難以達成。他介紹韓國綠色成長的衡量制度,期待臺灣未來也能參考跟進,建構出一套適地適宜的綠色監測指標。

 

 

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對於碳排放的責任概念差異與爭執很大,天津大學教授陳衛東透過能力與責任的強度區分,以大陸地區的城市為例,按層級歸類成三個不同類別,依照技術水準和開發程度想出一套碳空間分配的方案,並推想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碳排放的義務與關係。

能源的生產、配置和使用於現在的經濟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牽動家戶支出,政大財政系副教授陳香梅指出,環保能源或高效率能源往往需要很多成本,但低所得家戶無法購置或投資。研究中探討丹麥、英國、美國等國家的能源稅制,發現能源稅率的提高會造成能源支出的下降,直接衝擊低所得家庭。

 

 

天津大學副教授劉勇從「城市的緊湊度」探討大陸地區環境變化和二氧化碳的關係,他表示,內陸地區的緊湊度逐年上升,造成經濟效力也逐年遞增,但社會效益卻沒有明顯的相應。研究顯示,城市的緊湊度和城市的經濟效力呈正相關;但卻和社會福利呈負相關。他建議政策實施應該關注於尋求發展與經濟效力和社會福利兩者間的有效平衡。

周麗芳期待雙邊研究團隊能透過持續的研究投入、對話分享與經驗薪傳,共同研提華人社會的綠色創新戰略,發揮學術改變生活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