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科技創新論壇 勾勒未來多贏生活
2013-05-10 15:09:01

 

 

教職員生參與踴躍 -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9日舉辦「綠色科技創新」論壇,邀請科管所教授吳豐祥、助理教授許牧彥,以及台北大學企管系教授許宥杉,探索在逐年高漲的環保意識下,如何於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三者間取得均衡發展,配合整合性的環境法治,創造美好生活、成本利潤與環境生態的多贏局面。

 周麗芳主任主持「綠色科技創新」論壇 -

綠能中心主任周麗芳表示,綠色生活為當前各國趨勢,舉凡個人、企業、第三部門與政府都積極思索因應之道。周麗芳舉出,食衣住行育樂上有諸多環保節能的方法,藉由綠色科技創新的驅動,省錢又減碳,例如省電燈泡、感應式照明、觸碰式節水水龍頭、天然濃縮清潔劑、電動車、雨水回收系統、雲端資訊服務...等,深植於製程、產品、服務、制度、治理等各面向。

周麗芳強調,除自發性綠色創新與社會企業責任外,面對國際環境公約的壓力,企業多已展開綠色創新管理,希望在國際綠色貿易鏈,能以綠色科技創新回應社會需求,並取得競爭優勢與定位。周麗芳強調,科技始於人性,綠色科技創新有其開展脈絡,對未來生活的想像、技術創新與突破、創意萌芽與交流、生活實驗與研發回饋、服務系統擴散等,都需要產官學投入更大關注。

科管所教授吳豐祥主講 -

吳豐祥從企業環境管理著手,認為看待綠色環境管理,可以將議題拉高到企業經營策略的層次。他說明,為了因應大環境的改變,近幾年各國陸續簽訂環境公約,如1987年蒙特婁公約與1997年京都議定書,限制對環境造成劇烈變遷的化學物質排放;又如歐盟實施「電子電機設備中危害物質禁用指令」與「廢電子電機設備指令」等法令,限制含有害物質的產品銷售至歐盟國家,也進一步促使產業界重視環保議題。

吳豐祥表示,面對世界環保需求日益茁壯,企業間逐漸理解並承受環保上的壓力,進而衍生出「綠色創新」的概念。為了企業的永續經營發展,採行低汙染預防以及綠色產品開發,成了企業轉型為綠色企業的必要手段。他表示企業經營引入環保概念,首要面對的問題是維持財務績效,緊接著是進行綠色創新後是否能保有其競爭優勢。然而,他認為企業引入環保概念,不該狹隘的侷限在企業營運本身,而是以宏觀的角度,從社會企業角度發想,創造一個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永續環境,以成就企業的永續經營。

吳豐祥指出,企業環境管理是一種跨部門的整合,運用創新的相關環境技術解決所面臨的環境問題。通常管理者面對環境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的四種態度:因應(reactive)、接受(receptive)、建設(constructive)及預應(proactive)四種類型中,吳豐祥認為最佳的反應態度是「預應」,也就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進行環境管理,在問題還沒發生以前,就已經預先想好可能的問題以及應對方式。

吳豐祥以友達光電公司的質性訪談研究為例,從領袖、文化、能力、投資者與相關企業人對於環境上壓力的感受度五個面向,了解企業在環境上預應與因應情況。從此了解採取預應的企業,通常在環保工作上,比採取因應的企業表現上更為優秀。

科管所助理教授許牧彥主講 -

許牧彥接續提出反思的問題,在環境意識日漸高升的當代,企業如何面對,以及為什麼要用科技的方法來回應。每個人都不願意身處污染的環境中,卻為了自身方便不斷製造汙染,幾乎人人都陷在囚犯的困局中,脫身不了。

許牧彥舉例商鞅變法時,曾規定不能亂倒煤灰,否則整座咸陽城會受汙染,許多人戲稱此為最早的廢棄物清理法。他說明,電車地下鐵發明前,全世界的都市都無法擴展太大,當城市大到一個程度,因為馬車的緣故,一定會出現廢棄物與廢水等汙染問題。由歷史來看,環境問題千百年來不曾斷絕,但為何卻在一個世紀中急遽上升。

許牧彥指出關鍵在於人,以及科技發展與使用。過去多少人能跑到聖母峰、北極地呢?但這些地方卻因為歷年登山客的緣故,累積可觀的垃圾量,足可見科技擴展人對環境的影響力。尤其當工業革命後,人能掌控能源,技術發展讓物品產量愈來愈多、使用年限持久又不可分解,甚至還將人送達地球以外的太空旅遊;再加上醫療發展,延長人類壽命,同時也意味延長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時間。

當使用環境資本愈低時對環境影響愈大。許牧彥以資本與環境做等量曲線示意圖,強調企業考量兩項因素後的決策將影響技術發展方向。若排放汙水管制不在,整體科技發展就不會朝著少用環境資源的路走。由此許牧彥提出,若能將環境治理做全面性的整合,並制定就緒,會讓企業在科技技術發展一開始,就走上保護環境與降低成本的雙贏道路上,並且培養人的環境倫理。

許牧彥舉例美國於1974年發現氟氯碳化物(CFC)強烈破壞臭氧層,1978年禁止使用,1987年通過「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議定書」。許牧彥研究發現,CFC相關技術專利卻在1974年至1987年之間仍持續存在並增加,直到1987年禁止後,相關專利才下降,替代品相關專利才因此上升。許牧彥解釋,屬於科技政策的專利大多只在乎新奇、實際,但很多卻是做出來不能用。環保法規與科技政策各自以不同立場看待環境議題,造成政策分歧與資源浪費。

許牧彥強調綠色科技發展具有環境外部性與科技外部性,因此環保管制與科技政策同等重要,須相互配合。他認為政大學生教育背景並非技術,而是人文社會,鼓勵學子朝向推動制定具整合性的環境法治,以創新作為參與環境治理與綠色科技治理。

台北大學企管所教授陳宥杉主講 -

陳宥杉則輕鬆表示,綠色科技創新看來是一門涉及成本立論、企業與環境的複雜又高深的學問,但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並且隨處可見。許宥杉舉例,麥當勞在衛生紙上不印M型標誌,讓紙張變薄,每年省下一百個拖車的貨運空間;美國百威啤酒也將鋁罐變薄,一年約減少原物料2100萬磅。這些都可算是綠色科技創新。

綠色科技創新不僅兼顧環保,還讓企業賺取可觀的利潤。陳宥杉介紹幾樣綠色創新的成功典範,拓展學子的眼界。著名的例子有節能燈泡,從白熾燈泡、省電燈泡到LED燈泡,產品轉變不僅是企業內部製程、技術、設備上的創新,同時結合公部門、娛樂網站、創意行銷等合作,並且改變消費者用電習慣。洗衣精技術創新也帶來可觀的影響力,例如發明濃縮洗衣精,包裝減少,省下貨運空間、減少原物料使用,以及倉儲成本。陳宥杉也提到以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的環保水泥。

陳宥杉認為,綠色創新是否能成功,與消費者感受有相當大的關聯。但買賣雙方常存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消費者無法證實廠商的主張是對或錯,以至於企業宣稱所生產的為綠色商品,實際可能反其道而行的現象層出不窮,此行為被稱為「漂綠(Greenwash)」。陳宥杉指出漂綠的六大特徵,包含隱藏代價、沒有證據、模糊其詞、不相關、兩害取其輕、說謊。他說當代消費者已愈來愈關注商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但這不代表消費者會為了保護環境而選擇綠色商品,人們感興趣的比較是產品目前對自己帶來何種好處。因此,綠色科技創新的產品,不只要考量成本、利潤、企業決策與環境,更要提升產品功能性及吸引力。

陳宥杉比較國際案例丹麥凱隆堡,理念為工業生態學,也就是「將工業生產體系變成相互連結的人工生態系,並和全球的自然生態系互相調節」。例如,阿斯納斯發電廠產生的蒸汽拿來供應塔特爾煉油廠,發電產生的煙灰則用來建修公路生產水泥;塔特爾煉油廠多餘的熱能拿去供應溫室與公營養魚場,養魚場產生的魚塭淤泥則作為肥料。陳宥杉解釋,在凱隆堡合作模式中,都是由企業與企業間獨立協商而出的合作結果,並非政府硬性規定。一個「復原型循環經濟」的概念是綠色科技創新的工業典範之一,值得我國效仿。

民族系同學林宗志提問 -

民族系林宗志提問,對於還沒投入職場的學生,可以從日常生活當中投入甚麼綠色創新的活動。許牧彥引用知名牧師約翰衛斯理的名言:「盡你所能賺錢,盡你所能節省,盡你所能奉獻(gain all you can﹔save all you can﹔give all you can)」共勉學子學習過簡單的生活。利用生活上許多的小智慧,聰明的生活,聚沙成塔的累積綠色創新運動。吳豐祥拿近日核能議題為例,他表示許多人都大聲疾呼反核意念,在日常生活中卻沒有達到省電節能,諸如此類矛盾的情形很多,他認為綠色概念不是嘴巴說說,必須要去執行,「執行」就是一個綠色創新的開始。陳宥杉認為「用心」就是綠色創新的機會。他並提出一些具體構想,效仿ESCO節能服務產業,創新的將這個概念引入社區之中,由我們自身做起,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綠色創新。

企管所同學葉建群提問 -

企管所葉建群對「漂綠」一詞感到疑惑,他認為現在一致公認的環保產品,如環保電動車,電池也仰賴重金屬與石化染料的製造,並非真正零汙染,對於如何確實做到環保評估拋出疑問。許牧彥表示廠商只會以一個局部重點強調自身特色,消費者掌握的消費權利,才是真正的力量。吳豐祥表示每個人對綠色環保的定義與觀點不同,協調整合達成共識,找到對於環境汙然的最佳解決辦法,才能使環境保護的情況更上一層樓。陳宥杉認為落實碳足跡或生產履歷紀錄,可以解決廠商是否有漂綠行為的問題。

 國貿系同學許馨肴提問 -

國貿系許馨肴好奇工業生態系聚集綠色產業的概念,是否能將此類綠色產業模型複製到其它地區。陳宥杉說明臺灣有規劃環保科技園區,都是廠商自發性的實施,但目前多各自為政。他期待未來能在臺灣園區內看到移植工業生態系的理念。許牧彥則提出工業生態系發展的困境,產業發展成為工業生態系,需要在地理上有群聚出現,才能做能源上的交換,一地區工業生態系是無法完全的複製到其他地區,但他不否認此概念極佳,樂見於綠色產業生態的生成。

周麗芳說明,綠色創新為當前重要課題,不僅學術界重視,有更多跨領域合作與教學課程開展,實務界更是競相探討,希望搶得競爭先機。周麗芳預告,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論壇,鼓勵更多跨系所師生參與,期建立產官學創新合作平臺,形塑政大在綠色創新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