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規劃新思維 綠能中心探討生態城鄉
2014-03-19 09:59:48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在都市化過程中,要如何利用土地,才能保有生態城鄉?財政系特聘教授周麗芳18日舉辦「土地利用與城鄉發展策略」論壇,邀請地政系特聘教授顏愛靜及助理教授戴秀雄主講德國實務案例,廣佈公民參與、城鄉作主的土地管理新思維。

累積多年的臺德跨國研究經驗,顏愛靜分享德國巴伐利亞邦Weyarn鎮的鄉村發展歷程。她表示,鄉村發展已走向整合模式,鄉村不單有農業,也不僅是土地經濟,應集結居民直接參與決策,藉由跨領域資源整合,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願意留鄉或返鄉貢獻,不但要鼓勵「People to Job」,也要創造「Job to People」的生活環境。

顏愛靜認為,鄉村發展的核心元素在於「公民參與」的過程,但她強調,公民參與沒有好走的路,需花許多時間進行在地居民溝通,藉由不斷地傾聽與對話,才能凝聚地方共識,達成鄉鎮作主的土地管理境界。「鄉村發展不只是空間規劃的技術問題,也是民主的價值問題」,如何提升居民對於在地的責任感,是關鍵課題。

「人住的地方,必然包含外部環境」,顏愛靜主張以較大的「空間」思維取代「個別土地」或「聚落」的衡量尺度。她說,過去的鄉村發展多以農業為考量重心,要改善農家所得;而新的鄉村策略強調區域整體競爭力,例如結合鄉村與觀光、發展具在地特色的產業,並由消極的政府補助,逐漸走向積極的投資共生,在參與者方面,則由政府與農民,擴大對象到私部門及非營利組織。

戴秀雄認同空間概念的建構,他表示,臺灣較常提到土地利用,而非空間利用。他提到,空間是不斷演化與延續的概念,面對氣候變遷,使用土地及空間的方式也需重新檢視,土地的使用規劃永遠不會是個非黑即白的是非題,當尋求平衡之道。德國土地規劃時,是以「人的集居體」概念著手,也就是人的自主權及自決權需加以重視,並藉由憲法來保障自治權。

戴秀雄提到,很多鄉村雖為自然形成,但當人口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得展開鄉村規劃,尤其氣候變遷加速了此方面的進程。他分析,德國目前的鄉村規劃不僅重視節能與防災,更以整合式規劃作為鄉村發展的最高準則,融合自然景觀與經濟發展,舉凡房子的建造樣式、樓高外觀、容積率、綠地等,都有嚴謹規範,希望維持鄉村生活的品質,以農村地景塑造小鎮的獨特魅力。

再好的空間規劃都需要適當的工具,戴秀雄比較,德國常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由換地政策、到疆界調整、再到土地重劃,協調土地上各方的需求,最後才會走向土地徵收;在臺灣,多以土地徵收為主,較缺乏緩衝彈性機制。他強調,農地是否要轉非農地,在土地使用計畫之外,更應從空間關係上思考合理性,才能說服社會大眾。

歐法二陳鵬安關心近期造成社會衝突的都市更新案例,戴秀雄認為,都市更新應考量區域整體發展,而非僅針對某棟房子及某塊地,這樣的都更不能照顧到周邊地區居民的最大利益。他提醒,以多數決來處理他人的財產,是臺灣都市更新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值得各界審慎討論。

周麗芳呼應德國鄉村發展的公民參與模式,分享奧地利Guessing鎮的實地訪查經驗。她說,Guessing鎮原為奧地利最貧瘠的區域,以小規模農作與林業為主,並無工業與商業活動,工作機會缺乏,年輕人口大量外流,財務赤字無以為繼。1990年代初期,藉由公民參與的力量,決定就地取材,以當地盛產的林木作為創新源泉,與大學合作發展生質能,已成功轉型為綠色城鄉典範。

周麗芳與顏愛靜未來將陸續介紹更多土地利用與城鄉發展的國際案例,激盪師生在地應用的可能想像,進而帶動城鄉發展的新觀念與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