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氣候變遷 綠能中心探尋治理創新典範
2013-05-27 15:33:33

【社科院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訊】綠色能源財經研究中心23日舉辦「氣候變遷治理」論壇,請國關中心美歐所長湯紹成、研究員劉復國與中政所長吳得源,分別從歐盟、亞太區域與中國大陸,探討氣候變遷對環境治理、區域安全與國際外交的深遠影響,並提出臺灣借鏡建議。

綠能中心主任周麗芳表示,氣候變遷議題是當前學術與政策主流,更跨越國界朝全球化發展。臺灣地處亞太重要樞紐位置,極具戰略高度來掃瞄區域安全課題;借鏡他國經驗,一方面可協助臺灣找出關鍵力量,因應氣候變遷挑戰,另可淬練臺灣氣候治理的創新經驗,將治理個案以國際知識輸出的型式,成功移轉至其他國家應用。

湯紹成介紹歐盟能源政策與考量。目前歐盟27個會員國,以德國為最大經濟體。歐盟設定於2020年前達到三項能源政策目標:一為減少二氧化碳20%的排放量,二為增加再生能源比例至20%,三則是節約能源20%。為因應各國不同的風俗民情以及發展能力,歐盟企圖依照各國GDP數值,換算各國合理的碳排放減量額度,共同朝第三項目標努力。

湯紹成所長主講 -

湯紹成指出,歐盟的政策並非以全歐盟地區為單位,而是以國家為單位。德國有鑑於日本311福島核災,加上背負二次世界大戰發起國的罪名,目前正著手準備於2020年完全廢核,樹立德國新形象。反觀法國,非但沒有廢核計畫,還要繼續拓展,歐盟各國要在環保共識上取得平衡實屬不易。

湯紹成引述歐盟氣候變遷顧問赫德高(Connie Hedegaard)的觀點,認為對歐盟來說,建立節能、低碳、減少環境傷害的經濟模式,並不只為了環境保護,更是必要的經濟政策。從研發、生產到輸送,綠能產業創造可觀的就業市場,歐盟各國已逐漸重視。

劉復國從亞太氣候變遷角度,探討區域安全,其中氣候災害可歸非傳統安全。他指出,預期氣候變遷因素將對發展中國家產生社會發展障礙,未來貧窮問題的解決將更困難、社會經濟因素的逆轉將更嚴重。他建議,需建構完整的知識系統,讓政府與民眾,都能對氣候安全議題更加敏感反應。

劉復國研究員主講 -

劉復國指出,近十年來,天然災害對於亞太地區國家安全造成莫大傷害,可能會讓貧者更貧、造成國內發展脆弱體質。他進一步提醒,氣候變遷常演變成區域外交衝突。以喜瑪拉雅山冰層融化為例,目前中國要在上游建築水壩將水留住,導致流到南亞、東亞和東南亞河流的水量更加稀少,單純的水資源議題便提升至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等國家的外交問題。

面對氣候變遷涉及國家政策、環境知識、外交博奕、人文治理等跨領域議題,劉復國認為,當前亞太區域國家的中央和地方決策者氣候變遷知識與敏感性不足,導致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與指令下達緩慢。他直言,氣候變遷是新時代的綜合性課題,不能再用傳統思維來解決,需要多方面的啟發和刺激,更需推動跨國合作。他鼓勵學生要能廣博思考,才能培養自己成為跨領域的未來人才。

吳得源說,可能眼前大家還感受不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但中國官方數據顯示,氣候變遷造成中國4.3億人次受災,經濟損失更高達3096億人民幣。為了加強應對氣候變遷的能力,中國目標任務以及政策導向明確化,並著重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適應氣候變遷影響、加強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國際合作等幾項任務。

 吳德源所長主講 -

根據吳得源研究,中國減緩氣候變遷的做法包括調整產業結構、節能提高能效、調整能源結構以及增加碳匯,並且推動低碳發展政策試點。2012年陸續在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啟動,以建立當地碳排放權交易監管體系和登記註冊系統,建置交易平臺,進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中國另外還推動碳捕捉和碳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術開發以及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制訂各工業領域發展燃煤碳捕捉實驗項目,成功吸引GCCSI 2013年在北京設點。對於中國積極研發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及智財權,吳得源認為值得臺灣借鏡。

民族系林宗志提問,依目前臺灣環境適合碳權交易還是能源稅?吳得源表示,能源稅的爭議性極高,建議可以增加碳匯,減少國家碳排放量,並安排自然環境的復育,可能較有成效。

 民族系同學林宗志提問 -

至於中國如何兼顧環境與經濟兩者的治理?吳得源說明,就中國政策考量而言,推行環保是為永續發展,增加經濟的產能。中國幅員廣闊,沿岸城市與內陸城市的經濟發展與適應環境政策能力不一而足,如何調整與統合是中國政府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外交系同學楊善閔提問 -

周麗芳強調,綠能中心將與國關中心展開更密切的合作,未來在重要環境與能源議題上,將以問題導向,集結眾人智慧聯合發聲,讓政大人不僅能善盡社會良心的使命,更能以專業知識帶動社會創新。